李洁:一路奔跑的全能型传媒人

时间:2017-08-08来源:校通讯社 宣传部

  “传媒人,从来都不需要偏才。”我校201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的李洁在回顾自己的校园与尚不长的工作时光时这样告诉记者。

  2015年毕业的李洁在央视实习了近一年,担任过外景主持,参加过农业部等主办活动的采访与发稿,也曾在CCTV7官网的直播活动中担任主播和记者。在2016年成功签约央视新媒体中心,负责多个公众号的运营与编辑,每个公众号的工作都不同,录音、短视频剪辑、趣味科普、图文排版等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她需要负责的部分。也正是这样不偏才的她才得以脱颖而出。

  与央视接触的小确幸

  李洁第一次与央视接触是在大三时。《中外电视比较课程》的左文娟老师引荐了央视的摄制组来学校,为一个茶叶宣传片选角,李洁前去试镜并成功当选女主角。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拍摄和相处,开朗的她与工作人员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这部宣传片的导演同时是CCTV7《美丽中国乡村行》的编导,当栏目组再次来到湖北拍摄节目时,需要一个对当地有所了解的人,因为曾经与李洁有过接触,编导主动联系到她,于是她作为“乡村推介员”与主持人合作参与进了节目,得到了第一次央视出镜的机会。

  “在得到能参与拍摄的消息的前几天,我既紧张又兴奋。把《美丽中国乡村行》往期的节目都看了个遍,也参照了同类型的旅游节目,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做了很多的功课。机会很难得,不希望机会在自己手中流失。”

  李洁对节目的热爱与自身的优秀得到了老师与编导的赏识,在大四时被推荐进入CCTV7农业节目实习,在《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中担任外景主持。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她并没有把自己局限于专业范围内,而是愿意尝试各种不同的东西。除了日常节目,在节假日和一些特殊的日子开始前,还会筹备录制大型活动晚会。她在这个板块中承担过艺人统筹、制片、领导嘉宾接待等各种不同类型任务。“虽然有时候会迷茫、会觉得累,但是让我感受到了无数种可能。”李洁说道。

  正式签约的分岔路

  在正式签约后选择新媒体中心的她表示,现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是突起的大军,新媒体工作能有很多新的体验,比如在她负责的趣味农业科普公众号《橘子科普》中,就要用图文方式把枯燥的科普知识裹上糖衣,捣碎了喂到用户嘴里。“而且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够得到施展。像录音一直是我的工作,我也会在视频中出镜,既尝试着新事物,也能够让专业得以发挥。”

  在李洁看来,实习期间制作栏目与正式工作后运营新媒体各有各的滋味,但自己都非常喜欢,每一个阶段都很珍惜。“之前在一线拍摄,奔走在田间地头,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直观感触。毕竟农业这种东西,就是能吸收天地精华,从土里长出东西来,给人一种欣欣向荣之感。劳作和丰收的感觉,特别能鼓舞人心。”而现在的工作,每当完成作品时都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注意逻辑的编排,分析受众的偏好,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大学期间专业内没有专门的新媒体方向课程,但学校一直以来有意识地把学生们培养成采编播一体的媒体人,除了播音与主持专业课以外,还有采访、新闻写作、视频剪辑等课程。李洁告诉记者,她很感谢这段校园经历,这给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是有差距的,在实习的过程中还是要善于观察,虚心讨教,同时拥有自学的能力。”实习期间的李洁从来不敢掉以轻心,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凌晨还在会议室磨台本、在机房泡三天三夜、三点起床守候日出……这些都是做节目时的常事。漫长而又辛苦的实习期有很多人没能坚持下来,还没签约便离开了,但李洁选择了坚持。她明白留下来不是唯一的归宿,但最重要的是在实习过程中的积淀,要用足够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她笑着说自己这是在撒鸡汤,但还是很感谢自己坚持到了最后。

  平凡而普通的大学时光

  李洁是湖南长沙人,毕业以后再没有机会回到母校,但是她总是会怀念大学时的日子,尤其是和朋友相伴着在夕阳下一起去小吃街吃饭的时刻。“我的大学生活过得平凡而普通。通往教室的林荫道、操场跑过的圈、天冷时宿舍窗户上结的霜、食堂的热干面……这些平凡而普通的记忆碎片都是珍贵而难忘的回忆。”李洁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毕业之后,母校转设更改了校名,校园里也随之有了很多改变,“变化这么大,真想回学校看看呀。”

  她告诉记者,她入学那年,正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军训时,她们一群学生组成了一个新的连队,参与湖北省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大型晚会——《世纪之光》的演出。“那时候每天军训+排练,过得很充实,也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虽然只是一片小小的‘绿叶’,也算是和杨澜、唐国强、毛阿敏等人同台了。”她笑着说。

  她还谈起在校期间给予她帮助的老师,“夏露老师,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专业启蒙老师。她教会我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监督早起练声、到课堂练习、到大小活动排练,甚至细致到生活烦恼、心态变化……直到现在毕业快两年了,也时刻关心着她的‘小桃子’‘小李子’。我们都亲切地叫她‘露姐’,算是共同成长的亲密小伙伴了。”左文娟老师则是她在对就业问题迷茫徘徊时的伯乐。在课堂上,她对中外电视节目深刻解析,结合一些具体案例,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和格局。同时也经常分享媒体圈的新动态,给同学们提供实践的机会。

  “老师们都不遗余力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毕业以后也依然对所有老师都心存感恩。”传媒专业与李洁现在工作对口,会使得她上手相对快一点。在学校的日常积累也都在工作上得到了体现。“有一次面试的题目是‘谈谈你对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看法’,准备时间只有三分钟。刚好某一次我们小组作业的题目就是分析这个节目,我就很流畅地多角度作出了回答,当时觉得很庆幸。”

  “我们学校是授人以渔。”她总结道。

  “转眼就成了‘下架’学姐了。”她调侃道,“毕业散伙饭那天,在学校二街的烤鱼摊外支起了长条桌,大家说起四年的点点滴滴,突然才发现时间过得这么快。”

(记者 周冰倩)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0武汉传媒学院  鄂ICP备14006246号